當前我國移動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機動車尾氣排放帶來的大氣環境壓力巨大。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劑可利用具體的技術措施減少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或者使CO、HC、NOX等有害物質轉化處理成清潔物質排放。蜂窩陶瓷載體作為催化劑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于TWC、SCR、DOC、POC等多種催化器中。
蜂窩陶瓷市場規模
2017年國內汽車保有量20816萬輛,其中汽油車18526.2萬輛,柴油車1956.7萬輛,按照滿足國五標準汽油車單車使用載體量1.5L,柴油車15L計算,國內理論蜂窩陶瓷需求量為57139萬升,按照30元/升單價計算約171億市值。環境監管加強及國六標準到來將加速存量汽車市場蜂窩陶瓷替換加裝需求的提升。
蜂窩陶瓷競爭格局
長期以來車用蜂窩陶瓷市場由外資品牌占主導,主要廠商美國康寧、日本NGK、日本電裝合計占據全球80%以上份額。國產廠商長期缺席一方面因在原料、專利等方面遭遇外資廠商的制約,另一方面因起步較晚,工藝差距較明顯。
車用蜂窩陶瓷原料主要為高嶺土,長期由外資壟斷高質原料;而隨著目數要求及薄壁化的發展,對于高密度模具的研發要求也一并提升,動輒百萬元的研發成本制約了小型廠家的發展。目前國產商針對模具及原料已尋求有效替代方法,工藝壁壘為外資廠商主要的技術優勢。
擠出式連續生產工藝要求產品在鞣料、成型、燒結等各環節保持一致性、穩定性及連續生產能力,外資廠商的優勢來源于其產業發展的長期傳承。1971年來自于福特美國工廠訂單開啟了日本NGK公司蜂窩陶瓷產業大幕,其后NGK逐步在美國、德國、波蘭、南非、韓國、印尼、中國建立工廠,并于1998年率先開始3mil超薄壁型產品的生產。而美國康寧早在1973年便首次使用擠出法工藝生產,1976年率先發明了堇青石制造技術,使產品可靠性大幅改進。
康寧、NGK等廠商享受了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先發紅利,而中國廠商則將充分受益于環保法規帶來的滲透率提升,迅速商業化量產的中低端產品為國產企業研發提供了穩定的資金和市場空間支持,在此背景下內外資廠商的技術差距已明顯縮小。以薄壁化趨勢為例,國內先進產品壁厚已達到3mil,正在向NGK主流2.5mil產品靠近。
蜂窩陶瓷市場規模約171億 國內外產品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國四階段SCR的廣泛加裝已推動了國產廠商快速發展,如山東奧福、王子制陶、宜興非金屬、中鼎美達等廠家脫穎而出并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短期內由于外資主機廠商全球采購的傳統,NGK、康寧等全球建廠的企業仍具有供應鏈優勢,但長期看“國四-國五-國六”各階段均給予了國內蜂窩陶瓷廠商“彎道超車”機會,其技術研發及市場滲透水平正迅速提高。